氯化钙溴化钠注射液药理
溴化钠注射液—药理毒理
正常人体内含钙总量约1400g,其中99%以骨盐形式存在于骨骼的硬度,其余少量主要存在于体液中,具有重要生理功能:
1、 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正常兴奋性,促进神经末梢分泌乙酰胆碱。血清钙降低时,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,可发生抽搐;血清钙浓度过高时则兴奋性降低,出现软弱无力等症状。
2、 钙离子可促进心肌兴奋一收缩偶联的形成,高浓度的钙可以兴奋肌肉,引起心律失常,并可使心跳停止于收缩期。
3、 高浓度钙离子与镁离子之间存在着竞争性拮抗作用,机制尚不明。
4、 钙离子可改善组织细胞膜的通透性,增加毛细血管壁的致密性,使渗出减少,有消炎消肿和抗过敏作用。
5、 溴离子能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,产生镇静作用,并能使兴奋与抑制过程产生的平衡失调恢复正常。
正常人每天随食物摄入钙约0.5~1g。转变成磷酸盐形成在空肠内吸收。肠内容物略带酸性(溶解度增大)、维生素D等均可促进钙的吸收,而碱性物能降低钙的溶解度,可减少其吸收。血浆中约45%钙与血浆蛋白结合,正常人血清钙浓度2.25~2.50mmol/L(9~11mg/dl),甲状旁腺、降钙素、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物维持血钙含量的稳定性。钙主要自粪便排出(约80%),部分(约20%)自尿排出。
临床应用-氯化钙溴化钠注射液显着的临床疗效
荨麻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,其特征是具有剧痒的一过局限性或全身性发疹,奇痒难忍,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。目前主要采用抗组胺、激素等治疗方法。氯化钙溴化钠能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,增加毛细血管壁的致密性,使渗出减少,起到抗炎、抗过敏作用,并能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,具有镇静作用,使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恢复正常,特别是止痒效果非常好。